一日毕,日暮落,月高悬。
夜色渐深,游子归家,炊烟袅袅。
值此时,忙碌一日的一家人,
才算团聚。
三五小菜,
一壶温酒,欢声笑语,不绝于耳。
偶然抬头望月,看月色多变,
指给家人共赏,时而皎洁,时而朦胧,
千姿百态,但各有神韵。
可能正因如此,
月总是与思乡之情关联万千。
明月高升之夜,往往为合家欢聚之时,
人们在月下团聚,随意闲话,
屋内欢声笑语,窗外明月高悬。
他日独在异乡,再见明月轩朗,
忆起家中高堂,不觉潸然泪目。
汉有貂蝉拜月,千古传唱,
人们都相信月宫中住有仙子,
能佑人间平安,
每逢月圆之夜,点蜡焚香。
夜阑更深,静静祷告,寄希望于明月,
将心底密语,默念与月亮知。
不知那轮圆月,载了多少凡人夙愿,
又在何时,能够心愿达成,愿望成真
许多文人墨客不曾对日吟诗,
却对月感慨万千。
月是清亮的,皎洁的,温柔的,
这样的月,更受到文人喜爱,
没了白日忙碌与燥热,
他们相约黄昏后,
待月出之时,在自家园林之中,
三两好友,把酒言欢,吟诗作对,
饭后一盏清茶,互诉衷肠,
院内不需点灯,
一轮明月高挂空中就足矣。
“ 茗杯书卷意萧然,灯火微明夜不眠。
竹树雨收残月出,清华凉影满窗前。”
夜凉如水,更深人静,步于庭院之中,
煮一壶清茗相伴,驱寒醒神。
远天之上,微云掩映,
一轮明月隐隐若现,
静静地向大地泻落层层光阴。
文征明的闲庭信步,隔着画面都能感受到,
画家正处于一个非常宁静悠远的空间,
享受着夜的美妙。
时光白驹过隙,唯月色千古不变,
月的美好,不仅仅在于她的清亮,
亦在于她的婆娑。
月夜里,风花雪月,无尽浪漫,
不如学学那古人,细细品味。
——唐印中式装修机构摘自【东风西韵】